一歲後的寶寶怎麼吃?

一歲後,奶類在孩子飲食中的角色轉變為營養補充品,而非主要營養來源。家長可以逐步引導孩子適應多樣化的固體食物,以獲取足夠的熱量和營養支持其健康成長。以下分享一些飲食建議給各位爸爸媽媽們參考唷~

一歲後的飲食方向

1. 多樣化食物(六大類食物),營養均衡

  • 全穀雜糧類:一歲後,孩子不再依賴奶粉或母乳作為主要營養來源,米飯、麵條、燕麥片等全穀類食物應成為主要能量來源,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適當調整烹調方式,讓他們逐漸適應不同的食物質地。
  • 蔬菜水果:每天確保有各種顏色的蔬菜和水果,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膳食纖維,有助於腸胃健康和免疫系統的發育。
  • 蛋白質:瘦肉、魚、蛋、大豆製品和豆腐等蛋白質來源非常重要,有助於肌肉和組織的成長和修復。
  • 乳製品:如牛奶、優格等富含鈣質,對於骨骼和牙齒的發育至關重要。每日建議兩份,一份為240ml的鮮奶。
    幼兒飲食建議
    圖片出處:衛福部國民健康署

2. 逐步引入固體食物

  • 一歲後,孩子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逐漸增強,應開始引入更粗糙的食物,如切成小塊的蔬菜、肉類和軟水果。
  • 可以讓孩子嘗試使用手指或湯匙自己進食,這有助於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自主進食的習慣。

3. 飲食次數和份量每日三餐與兩次小點心

  • 一到兩歲期間,建議少量多餐,每天有三餐正餐,並搭配兩次小點心。正餐可以米飯或麵食類搭配均衡的六大類食物,以穀類作為主要能量來源。
  • 點心可以選擇奶類或具營養價值的食物,如蔬果、蛋、豆花、麵包、全麥餅乾等。
  • 點心應避免過量,人工添加物越少越好,並且應選擇低糖、低鹽、低油的品項,以免影響正餐食慾或導致肥胖問題。
    點心參考
    表格出處:幼兒期營養手冊

4. 份量適量,快樂吃飯

  • 孩子的一歲後飲食份量應根據個體需求調整。大約可以抓兩碗白飯份配在三餐。父母應觀察孩子的飽足感和進食狀況,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,避免強迫進食,可以加少許鹽或調味,使用顏色豐富的食材做搭配,增加寶寶進食意願唷!

    國民健康署出的我的餐盤有兒童版,內容相當不錯!

該避開的食物

  1. 有嗆到窒息風險的食物
    • 避免給予容易造成窒息的食物,如整顆的堅果、整顆葡萄、爆米花、未切片的香腸或硬糖果、蒟蒻果凍。容易讓寶寶噎到、嗆到的食物,應該要等2歲後再提供。若要讓寶寶吃,應該去籽準備成小塊。
  2. 高糖、高鹽和高脂肪食物
    • 應限制高糖、高鹽和高脂肪的加工食品,如薯片、汽水和糖果,這些食品不僅缺乏營養,還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。
  3. 含咖啡因的食物:
    • 例如巧克力、茶、可樂。學齡前孩子的中樞神經尚未發展完全,對咖啡因代謝能力較差,因此完全避免食用咖啡因是有必要的。咖啡因可能會讓孩子躁動、情緒不穩,還會阻礙鐵質吸收。如果真的要給孩子吃巧克力,建議4歲後再開始少量給起。美國CDC建議在2歲以前都盡量避開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運動飲料。

常見問題:一歲後喝奶的選擇?

配方奶、鮮奶、保久乳、原味或低糖優酪乳,都可以!

  • 奶粉選擇:以大廠牌為主,應盡量選擇不含添加糖分的產品,以避免增加孩子罹患蛀牙或肥胖的風險。
  • 鮮奶:國健署建議2 歲以下兒童不宜飲用低脂或脫脂乳品,以免營養素和熱量不足而妨礙生長。
  • 過敏問題:如果孩子有乳糖不耐症或牛奶過敏的情況,父母可以選擇適合的無乳糖配方奶粉或以豆奶為基底的奶粉。但在轉換奶粉前,最好先諮詢兒科醫師的意見,以確保選擇適合的替代品。

隨著孩子逐漸成長,父母可以考慮逐步減少奶粉的用量,並逐漸過渡到其他鈣質來源,如乳製品(如牛奶、優格)或富含鈣質的食物(如豆腐、深綠色蔬菜)。這有助於孩子適應未來全面的成人飲食,並減少對奶粉的依賴。希望孩子們都能在均衡的飲食下,健康快樂的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