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台灣麻疹(Measles)群聚匡列人數來到五年來的新高,究竟什麼是麻疹?得麻疹會很嚴重嗎?為何大家這麼緊張呢?主因是麻疹為已知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之一,在施打疫苗時代之前,每1例感染病例能傳播給周圍的其他20個人。然而,目前台灣疫苗施打率超過97%,暫無大規模流行傾向。
至於得麻疹會不會很嚴重呢?麻疹在免疫健全及施打過疫苗的族群致死率不高,所以,我們現在不需要恐懼,重點是做好防護,保護那些沒有打過疫苗的寶寶,以及盡快幫符合條件但未施打疫苗的一歲孩童接種疫苗。

麻疹是什麼?有什麼症狀?
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(Measles Virus)引起的急性、高度傳染性疾病。好發於冬末及春季。可透過空氣、飛沫與接觸傳染。患者散佈在空氣中的麻疹病毒,2個小時內都具有傳染力。
- 潛伏期(約7-18天):感染後無明顯症狀。
- 前驅期(約3-5天):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,如發燒、流鼻水、咳嗽及結膜炎,口腔內可能出現柯氏斑點(Koplik spots)。
- 出疹期:發燒加劇,伴隨全身性紅疹,通常從耳後、臉部開始,逐漸蔓延至軀幹及四肢。

麻疹的併發症
麻疹雖為自限性疾病,但在約5~10%的患者併發症,尤其是在嬰幼兒、免疫力低下者及老年人中。常見併發症包括:
- 中耳炎
- 肺炎
- 腦炎
罕見但致命的併發症為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(SSPE),可能在感染後數年發生。
什麼情況需要通報麻疹?
麻疹通報的定義:
出疹且發燒(耳溫或肛溫)高於 38℃,並具有下列三項條件之任一者:
- 咳嗽、流鼻水或結膜炎(畏光、流淚水或眼睛發紅)三種症狀中的一種。
- 無麻疹相關疫苗接種史。
- 發病前三週內,曾有麻疹流行地區旅遊史。
如何防止被傳染麻疹?
最好的方式是施打疫苗,目前台灣的疫苗接種時程,在出生後滿12個月會施打第一劑的麻疹、腮腺炎、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easles, Mumps and Rubella, MMR),並於滿5歲至入學前完成第二劑MMR疫苗接種,其保護效益可達 95%。再來就是要減少出入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,配戴口罩與勤洗手。
依據公衛資料顯示,台灣在1981年以前,大多因為感染而獲得抗體,1981年後,則是經由施打疫苗獲得保護力。所以目前台灣的民眾,除了一歲以下尚未施打過疫苗的寶寶,多數已經有麻疹抗體。
關於MMR疫苗
感染過麻疹的人會有終身保護力。施打MMR疫苗,也就是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,保護力大約可以維持15~20年。打完兩劑的保護力約有97%,而打過一劑的保護力約93%。它為活性減毒疫苗,打完疫苗後大約幾天就會開始產生抗體,通常在打完疫苗後約2~3週有完整的保護力。在接種後5-12天,偶有疹子、咳嗽、鼻炎或發燒等症狀。
。施打MMR疫苗禁忌:
孕婦(女性接種後4週內應避免懷孕)、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或其他感染而導致發燒者、已知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。

麻疹是一種可透過疫苗預防的疾病,但仍對健康構成威脅。Dr.咚呼籲每位家長確保孩子按時接種疫苗,也提醒成人關注自己的疫苗接種狀況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保護自己與家人免於麻疹的威脅。

參考資料: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、美國CDC